
新闻来源:科研处
近日,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局长黄南荫一行到访我院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我院党委书记范瑞泉、副院长陈明远、科研处处长陈守登及其他科研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范瑞泉系统回顾了中山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实践历程。自2015年国家政策调整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创新转化模式,通过建立专业知识产权公司及实施7:1:1:1分配机制等举措,实现了成果转化金额从百万级到亿元级的跨越式发展。他表示,十家附属医院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未来进一步加强与珠海市的深度合作,借助政府资源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同时借鉴高交会成功经验开展项目路演,切实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陈守登介绍了我院科研工作及成果转化整体情况。近年来,医院在科研平台建设、课题立项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专利授权数量持续增长,但转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还存在可转化优质成果不足、科研人员转化意识不强等问题。
陈明远介绍医院下一步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具体思路。包括重点盘活医院现有的600余项专利资源,优先推动在珠海本地转化落地;通过多渠道发布、精准对接企业、举办路演、建立转化联盟等方式拓宽转化渠道;同时加强医工交叉融合,完善院内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优化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黄南荫对我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系统思考和务实举措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医院坚持“科研服务临床、创新惠及民生”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的责任担当。针对未来发展,他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强化专利研发前端引导,统筹技术、成本与市场前景;二是深化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改革,建立“临床贡献+转化效益”双维度激励;三是推行“药械分类转化”策略,推动“一类一策”精准落地。
会上,相关科室代表还现场展示了软腭保护套、助行器、浸泡器等一批具有明确临床需求和市场潜力的创新项目。
审稿专家:陈守登
通讯员:赵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