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news.jpeg
玫瑰书香润心田,医患共读释真情 ---- 第三期“玫瑰书香•叙事医声”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举行
发布日期
点击率

伴着前两期的精彩分享,在书友们的期待中,我院工会第三期“玫瑰书香·叙事医声”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于近期在医院职工书屋举办。

 

 

本期的领读人是谢蓉芝科护士长,首先她介绍了本期共读书目《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的生平、书籍的主要内容以及书的核心价值体系,并结合自身在肿瘤护理工作中见证的无数生命故事,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

 

 

随后,书友们依次交流了各自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

吴培玉护长谈到,书中保罗在身患癌症后,从医生到患者的身份转变让她深有感触。“平时我们习惯了站在治疗者的角度去看待患者,却很少能真正体会他们内心的恐惧与无助。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更加理解患者的需求。” 她的话语引起了在场许多医护人员的共鸣。

本期读书会还特别邀请了患者代表张女士跟大家一起分享她的阅读感悟。当读到保罗在生命最后时刻仍坚持写作、探寻生命意义时,她深受触动。作为一名癌症患者,张女士坦言自己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护和鼓励让她重拾希望,也让她深刻体会到,即使面临困境,也要珍惜当下,以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

护士曲梅子分享了她阅读保罗•卡拉尼什"我无法前行,但我终将前行"这句话的深刻感悟。在临床工作中,她目睹了太多令人动容的瞬间:患者最后一次化疗前颤抖的签名、听到"晚期"二字时瞬间黯淡又强作镇定的眼神以及在疼痛间隙仍坚持写日记时弯曲的脊背。这些经历让她意识到,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救治疾病,更要与患者共同面对生命的课题。死亡教育从来不是临终前几天的速成课,而是贯穿治疗始终的共生过程。她说到:“在一次次宣布死亡的经历中,我逐渐理解‘无法前行’的深刻含义。‘终将前行’不是战胜死亡的豪言,而是承认局限后的继续。我们接收到的都是同一种嘱托:请带着我的目光继续凝视这个世界。正是在这种永恒的失去与坚持中,护理工作显露出它最神圣的本质——不是推迟终点,而是让每一程都走得更加完整。”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者围绕生命的意义医患沟通的重要性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大家表示,今后会更加注重倾听患者心声,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

 

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