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news.jpeg
中山五院李坚主任受邀在第25届亚洲外科学术大会暨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年会作主旨报告
发布日期
点击率

  新闻来源:肝胆外科

  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第25届亚洲外科学术大会暨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年会在中国澳门召开。本届大会由亚洲外科协会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联合主办,澳门医疗健康管理与促进协会承办,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本年度规模最大的国际外科盛会。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00位知名专家和外科领域领军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现代外科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

 

  中山五院肝胆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兼)李坚受大会组委会邀请,作为特邀嘉宾在主论坛作题为《Fluorescence-Guided Navigation in Liver Surgery: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的全英文专题报告,系统展示了荧光导航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中山五院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创新成果。

 

  三大核心方向展示荧光导航技术突破

  在报告中,李坚围绕荧光导航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三大核心方向展开阐述。

  在解剖性肝切除应用方面,报告介绍了吲哚菁绿(ICG)近红外荧光成像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术中实时显示肝段界面和血管走行的应用。通过负染与正染技术相结合,帮助外科医生精准识别切除范围、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与完整性。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精准切除研究中,李坚重点分享了团队主导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hiCTR2000039635)。研究结果显示,ICG导航显著提高病灶检出率(提升32%),术后一年复发率从47%降至19%,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该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JACS)》,并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外科肿瘤学教授 Jeffrey A. Norton 的高度评价,称其为“a major breakthrough”。

  在隐匿病灶与复杂胆道结构识别中的临床价值方面,报告还介绍了团队在复杂胆道手术中的创新性应用。通过ICG荧光实时显影,医生能够准确识别胆道结构、避免胆管损伤,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团队率先制定了荧光胆囊切除术标准化流程,并发表于国际视频期刊 《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JoVE)》,为相关手术提供了可视化安全保障。

 

  全链条创新体系支撑技术发展

  李坚介绍,团队长期聚焦“肝胆肿瘤精准切除与术中分子成像导航”研究,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团队深度合作,建立了从探针分子设计、成像设备研发、智能算法融合到临床应用验证的完整科研创新体系。

  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地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完成 5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人。凭借在荧光导航与肝胆肿瘤精准外科领域的持续创新,李坚主任荣获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从“可见”到“可治”的技术演进

  展望未来,李坚表示:“荧光可视化技术正推动肝胆外科进入从‘可见’到‘可治’的新时代。未来,团队将持续探索靶向分子探针与人工智能融合成像,实现术中精准识别、实时导航与疗效量化评估,为肝癌、胆管癌及转移性肝癌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案。”

  本次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充分展示了中山五院肝胆外科在国际外科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学术影响力。

  审稿专家:李坚

  通讯员:林恩